白皮松基地分享常見白皮松病蟲害的防治方案(二)
來源:藍田白皮松 | 更新時間:2018/6/13 12:00:53白皮松基地分享常見白皮松病蟲害的防治方案(二)
五、白皮松松大蚜
該蟲屬同翅目蚜科。寄主以松類等為主。主要危害針葉、嫩梢、幼樹或樹干。蟲口密度大時,重者整樹枯死,或側枝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;輕者松樹針葉枯黃、干尖,嚴重失綠,不長新梢;再輕者松樹針葉顏色變革不大,但新梢發展不及正常的50%。出格是嫩枝密集蟲體,大量分泌蜜汁并順枝下流,誘發煤污病的產生,長勢衰弱。防治措施:蚜蟲的防治可接納食蚜虻、瓢蟲等天敵來控制?;瘜W要領為在4月中旬用10%蚍蟲啉1000倍液至1500倍液噴灑。
六、白皮松微紅梢斑螟
該蟲屬鱗翅目螟蛾科。為害特征為鉆蛀松樹的中央主梢及側梢,使松梢枯死,中央主梢枯死后,側梢叢生,樹冠成掃帚狀,嚴重影響樹木的發展,有時側梢能取代主梢向上發展,但樹干彎曲、分叉。除為害松梢外,幼蟲也可蛀食球果。該蟲每年產生兩代,但生活史不整齊,以幼蟲在被害梢的蛀道內或在枝條基部的傷口內越冬。次年3月底至4月初,越冬幼蟲開始活動,在被害梢內,繼續向下蛀食,一部門越冬幼蟲要轉移為害新梢。5月上旬幼蟲陸續老熟,在被害梢內作蛹室化蛹,經過兩周于5月下旬開始羽化。成蟲白日靜伏,夜晚活動,產卵在嫩梢針葉或葉鞘基部,也可散產在當年被害梢的枯黃針葉凹槽處、被害球果以及樹皮傷口上。卵期約一周。初齡幼蟲尋找新梢為害,先啃咬梢皮,形成一個指頭巨細的疤痕,被啃咬處有松脂凝結,以后逐漸蛀入髓心,蛀口圓形,有大量蛀屑及糞便堆集。成蟲第二次呈現期為8月上旬至9月下旬,11月份以幼蟲、蛹越冬。防治措施:冬季剪除被害梢,集中燒毀,消滅越冬幼蟲和蛹。在成蟲產卵期,噴灑50%菊殺乳油1000倍至l500倍液或2000倍林得寶可濕性粉劑,每10天一次。對付卵,可釋放赤眼蜂進行防除。
七、白皮松松落針病
該病的病原真菌屬于子囊菌亞門、星裂盤菌目散斑殼菌。病菌大都以菌絲體或子囊盤在落地針葉上越冬,有的在樹上針葉越冬,翌年三四月間形成子囊果發育成熟。四五月間發生子囊孢子。遇雨或濕潤條件,子囊果吸水膨脹放射出子囊孢子。它可以借氣流流傳,從氣孔侵入,潛育期1到2月以上。一般侵染2年生針葉,后期可侵染當年生針葉,白皮松種植信息網技術支持,差異齡期的白皮松均可受害,造成針葉枯黃早落,嚴重時樹木瀕于死亡。防治措施:防治松落針病要加強圃地水肥打點,增強樹勢,及時防治其他病蟲害,伐除衰弱木、瀕死木。在春夏子囊孢子散發高峰期之前噴灑1:1:100的波爾多液,50%退菌特500倍液至800倍液,70%敵克松500倍液至800倍液,65%代森鋅500倍液,45%代森銨200倍至300倍液。郁閉幼林或重病成林可施放621煙劑、百菌清煙劑。
八、白皮松松針赤桔病
松針受害后,初為黃色斑,漸變褐色,*后呈灰色或暗灰色。病斑稍凹陷,與健康組織交界處常有暗紅色的環圈。病部散生黑色小點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,病斑可呈現于針葉的差異位置,病斑以上部門往往枯死斷落,以葉尖死為主。該病為害嚴重時,被害樹木似火燒,提早落葉,嚴重影響發展和觀賞,持續幾年發病,造成植株死亡。高溫多雨有利于該病的擴展蔓延,尤其高溫降雨后,又呈現高溫干旱天氣,是該病大產生的重要因素。新葉抽出到發展遏制,均可受病菌侵染,大量侵染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,7月至8月為發病高峰期。防治措施:加強林地打點,增強樹勢,提高樹木抗病性,及時清除林下的雜草,增強林地的排水性,制止林地的濕渡過大。藥物防治可用25%多菌靈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。
九、白皮松褐斑病
為害癥狀病葉上*初發生褪色小斑點,呈草黃色或淡黃色,多為圓形或近圓形,后為褐色,稍擴大匯成段斑,不久病斑處發生灰黑色小皰狀物。大都病葉的病斑明顯地分為3段,上段變褐枯死,中段褐色病斑與綠化健康組織相間,下段仍為綠色。新生嫩葉染病針葉先端迅速變褐枯死,有時在枯死部門的下方,病害自樹冠基部開始產生,逐漸向上部擴展。病重的松樹,只有頂部兩三輪枝條的梢頭生存部門綠葉,不久全株枯死。病菌在病葉或病落葉上越冬,隨雨水流傳,在氣候溫和、濕度大時,易傳染。3月染病,5月至6月為盛期,9月至10月產生第二次傳染高峰。防治措施:加強林間打點,及時清除病落葉;營造混交林;藥物防治用25%多菌靈或75%百菌清500倍液噴霧多次。
在4米白皮松的栽種或移植全過程中,下列幾個原因很有可能會造成4米白皮松幼苗的成活率。因而,在白皮松的栽種或移植全過程中,務必引起重視,杜絕和嚴禁下列六種情況,以提升藍田白皮松的成活率
【更多詳情】